按摩分類與定義

按摩:指運用輕擦、揉捏、指壓、扣打、震顫、曲手、運動及其他特殊手技,為他人緩解疲勞之行為。
勞委會說按摩為休閒紓壓、理療按摩與醫療按摩三個等級,並開辦證照考試。
目前按摩分為醫療按摩由衛生署主管,及休閒紓壓、理療按摩由勞委會主管。
1休閒按摩是指:針對一般人,利用按摩幫助其放鬆、感覺愉悅、享受等,對疾病並無特定康復功能。應與醫療按摩不同。
歸屬休閒紓壓如下:嬰兒按摩、美容SPA按摩、足反射按摩、夫妻親密按摩、寵物按摩。
2理療按摩:指運用按摩手技或其輔助工具,為患者舒緩病痛或維護健康之按摩行為。
歸屬理療按摩如下:瑞典式按摩、運動按摩、穴道按摩、泰式按摩。
3醫療按摩是指:針對有特定健康問題的患者,使用特定的按摩方式治療,以促進其修復與癒合。
歸屬醫療按摩如下:
一、中醫傷科治療:以經絡、氣血循環、陰陽五行等傳統醫學之理論基礎,對於軟組織損傷所為之理筋手法,包括推法、拿法、按法、摩法、捏法、揉法、搖法、引法及重法等九大手法。至於按摩手法之運用,需配合辨證施治,實則瀉之、虛則補之、局部為主,循經取穴。
二、西醫物理治療:物理治療之按摩,乃依據治療組織的不同而不同。
() 針對肌肉部分:例如臉部肌肉麻痺的臉部按摩,增加臉部肌肉的循環,防止肌肉萎縮。
() 針對肌腱、韌帶部分:稱為深層摩擦按摩法,促進肌腱與韌帶的再生,增加肌腱和韌帶的韌性。
() 針對神經部分:稱為神經鬆動術,可鬆開緊縮或沾黏的神經,恢復神經的彈性與活性。
() 針對淋巴循環部分:稱為淋巴按摩,消除淋巴水種,增加肢體的淋巴循環與血液循環。
() 針對關節部分:實施關節鬆動術、關節運動,輔以深部熱療及電療緩解疼痛。